背景
大鼠胰島素細胞源自大鼠胰島組織,胰島素陽性,可合成胰島素原I和II,可用于胰島β細胞功能研究。
胰腺的內分泌部分,是分散在胰腺中的不規則的細胞群。胰島至少有三種細胞:A(或a2)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;B(或β)細胞分泌胰島素;近來又發現一種細胞,稱為D(或δ或α1)細胞,它在正常情況下分泌生長激素釋放抑制激素。D細胞增生或發生腫瘤時,分泌大量胃泌素,稱為胃泌素瘤。可引起胃酸分泌過多的消化性潰瘍。胰島這些細胞緊靠在毛細血管上,所分泌的激素,通過毛細血管壁滲入血液內,有調節糖代謝的作用。
B細胞(β細胞),約占胰島細胞的60%~80%,分泌胰島素,胰島素可以降低血糖。缺乏胰島B細胞將導致糖尿病的發生。
A細胞(α細胞),約占胰島細胞的24%~40%,分泌胰高血糖素,胰高血糖素作用同胰島素相反,可增高血糖。
D細胞(δ細胞),約占胰島細胞總數的6%~15%,分泌生長抑素。
胰高血糖素是一種由胰島細胞分泌的蛋白質激素,它與胰島素一起發揮作用來調節血糖的水平。當血糖(葡萄糖)濃度低時,胰高血糖素刺激肝臟將儲存的糖原轉化為葡萄糖,并立即釋放到血流中,以此來升高血糖的濃度。胰高血糖素還可以增加肝臟中蛋白質生成葡萄糖的速率。
應用
探討mi R-126在原代分離培養的正常SD大鼠胰島β細胞胰島素信號通路中的調控作用及其對胰島β細胞凋亡的影響。
方法:以原代分離培養的正常SD大鼠胰島β細胞為模型,轉染合成的mi R-126模擬物(mi R-126 mimic)或mi R-126抑制劑(mi R-126 inhibitor),干預mi R-126的表達,并用流式細胞術檢測轉染效率和細胞凋亡率。
轉染后的大鼠胰島β細胞用胰島素(100nm)刺激12小時,提取細胞的總RNA,用熒光定量PCR技術以U6及β-actin為內參基因檢測mi R-126、IRS-1、IRS-2的相對表達量;提取細胞總蛋白進行BCA蛋白測定,用western Blot技術檢測IRS-1/2,Akt,PIK3R2蛋白表達量。
結果:流式細胞術檢測顯示:mi R-126 mimics、mi R-126 inhibitor、negative control轉染效率較高;mi R-126 mimic組大鼠胰島β細胞凋亡數顯著高于NC組和mi R-126inhibitor組(P<0.05);熒光定量PCR檢測結果顯示:mi R-126 mimic組大鼠胰島β細胞IRS-1/2相對表達量較NC組和mi R-126 inhibitor組顯著降低(P<0.05);Western blot結果顯示:mi R-126 mimic組大鼠胰島β細胞IRS-1/2、Akt、P-Akt及PIK3R2蛋白表顯著受到抑制。
結論:過表達mi R-126可能通過調控胰島素信號通路中IRS-1/2、Akt、P-Akt及PIK3R2表達參與胰島素抵抗。2.過表達mi R-126可誘導大鼠胰島β細胞凋亡。